二是通过抓行为养成,规范了员工的岗位行为,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人的行为是由人的精神驱动的,抓人的行为养成,抓人的精神驱动,就抓到了企业的根本。潞安要建成百年老店,要实现基业长青,员工素质这一关,非抓不可。规范员工行为,我们的办法,就是推行6S管理。(6S,就是“准时、清洁、整理、素养、标准、安全”)通过推行岗前仪式、定置管理,实行三卡考核、三工转换,改变了员工的工作行为。同时,通过6S管理,各队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岗位标准体系和管理流程,实行了科学度量、公开评价,做到了事事有标准、处处有考核、时时有人管,从粗放型管理走上了精细化管理的轨道。现在,集团95%以上的基层队组都实行了6S管理。可以说,过去,依靠上综采,潞安实现了矿区的现代化;现在,依靠企业文化,我们实现了职工素质的现代化。省委的张宝顺书记、汤涛部长、高建民秘书长,都专门到基层队组看过我们的岗前仪式,他们都认为,煤矿工人能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
三是通过抓物质文化,塑造了潞安的企业形象。在物质文化建设方面,我们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规范,设计出台了我们企业标识、标准字、标准色、吉祥物等形象识别系统,并按照四大基础元素、十大应用项目的要求,规范了生产区、生活区、办公区的各种标志、标识,通过文化推介,我们潞安在社会上树立起了良好的形象。比如,由于我们潞安在社会上讲诚信、信誉好,很多企业、包括一些外国的知名大企业都愿意与潞安打道、搞战略合作;很多大学生都慕名到潞安工作、愿意到潞安工作;潞安人走到外面,扬眉吐气,有光荣感、自豪感;很多企业到潞安来参观、学习,对潞安的环境和企业形象,非常认可,非常羡慕。
近几年,集团先后获得了“全国企业文化优秀奖”、“全国煤炭行业和山西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奖”、“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潞安新文化案例》,被北大、清华和人大等名校列入管理案例库。2006年,我们建成了煤炭行业、中西部地区第一家“全国企业文化示范基地”。在全国煤炭行业、在中西部地区,都起到了引领、带动作用。
(三)今后的工作方向
我在今年的企业文化工作会上讲过,现在,我们潞安的文化建设,已经从初生期,进入了成熟期。成熟期的企业文化怎么搞,这是一个新课题,需要大家共同研究、共同探索。这里,我点几个题,供大家参考:
一是随着全国企业文化最高荣誉的获得,部分干部职工产生了保守、松劲的思想,如何适应既强又大国际化新潞安建设的需要,进一步落实好“一三一”工作思路、抓好文化管理、推进文化创新的问题。“一三一”工作思路,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一”是搞好一个提炼,总结提炼出潞安新文化的内涵、特质;“三”是抓好消化、传播、执行三个环节,确保文化落地;“一”是实现一个再提炼、再提升,保证文化持续改进,螺旋式上升。
二是随着资源整合力度的加大,新加盟的企业越来越多,如何适应亿吨级煤炭大集团建设的需要,进一步推进文化融合的问题。
三是随着五大产业的发展壮大,基础管理、人员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如何适应新型能化大集团建设的需要,进一步提供文化支撑的问题。
四是随着对外交流的增多,对企业形象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适应潞安国际化的要求,进一步加大物质文化、特别是形象文化建设力度的问题。
企业文化,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就是企业家文化。一个单位的企业文化工作怎么样,这个单位的党政领导是关键。有的行政领导认为,抓文化是党委的事,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在企业文化建设上,一些单位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我感到,问题在队组,根源在领导,在单位的主要领导、在各级领导干部。希望大家都能从潞安战略发展的高度,从打造企业软实力的高度,从打基础、谋长远的高度,来认识企业文化,关注企业文化,真正去研究一些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问题,切实抓好本单位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