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关于创建全国一流文明矿区
第四个载体,是全国一流文明矿区建设。建设全国一流文明矿区的想法,是在2005年的时候萌发的,正式提出这个目标,是在今年的党委工作会上。今年前九个月,进行了认真调研,制定方案和规划,到今年十月份才开始正式实施。为什么要提出建设全国一流文明矿区这个新目标,我感到,是为了贯彻中央的要求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大趋势,是建设能化大集团的需要,是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到今天的必须选择。
从中央的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上讲。最早提出精神文明建设,是1979年,叶剑英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大会的讲话》中,首次提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后来,邓小平同志又提出两手都要硬,两个文明一起抓。党的十六大,在“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的基础上,又根据我国改革和发展的新要求,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科学论断。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四个文明建设。所谓物质文明,是指人类物质生活的进步状况;所谓精神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中所取得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所谓政治文明,是指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和政治发展取得的成果;所谓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社会发展到今天,光抓一项文明已经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了,必须四个文明一起抓。我们的一流文明矿区建设,就包涵这四个文明建设。所以说,我们的一流文明矿区建设,是贯彻中央的要求和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趋势的要求而提出来的。
创建全国一流文明矿区,最主要的,是为了适应建设能化大集团的要求。我们每一项工作,包括前面提到的三个载体,都是从潞安改革发展的需要提出来的。创建全国一流文明矿区也一样。集团去年调适“十一五”战略,提出了建设亿吨级煤炭大集团、新型能化大集团和国际化新潞安的战略目标。推进战略,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事,需要把全体潞安人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调动起来、引导起来,需要集团上下众志成城、共同努力。建设能化大集团,它不是一句口号,而是由方方面面艰巨复杂的工作构成的,我们把这些工作分一下类,也就是四个文明。同时,建设能化大集团,生态文明是一个重要的指标。我们搞循环经济,实现零排放,它的本质是什么,是生态文明。我们的企业发展到今天,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还要追求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观点,是片面的。所以,全国党建工作会议,中央领导同志提出要培养社会主义企业家。为什么这样提,因为国有企业不仅是党执政的经济基础,而且也是重要的政治基础、组织基础。所以,国有企业不仅要抓好经济工作,抓好物质文明建设,还要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全国一流文明矿区,就是要做好激励人、引导人、教育人的工作,要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建设既强又大国际化新潞安提供全方位、立体化支撑。因此,我们讲,建设全国一流文明矿区,是与集团战略发展同步实施和相匹配的支撑体系,是建设既强又大国际化新潞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能化大集团的需要。
创建全国一流文明矿区,是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到今天必须的选择。
这些年来,我们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重点,不断深化各类文明创建活动,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许多新的成果。我们开展的“文明院校园”创建活动、“文明单位、文明集体、文明家庭、文明标兵”竞赛活动、《潞安人道德规范100条》实践活动、各类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都非常有特点、有效果,起到了凝聚力量、鼓舞士气、振奋精神、激励斗志的作用。同时,取得了很多荣誉,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潞安先后有16个基层单位,荣获省级以上文明单位称号。其中,石圪节煤业公司,连续两次,被中央文明委表彰为全国文明单位;集团社区,被表彰为全国文明社区;五阳矿,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