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党建工作绩效管理
大家都知道,最近几年,集团党委集中力量抓的一件大事,就是推行了党建工作绩效管理,这也是咱们这个模式——党建工作绩效管理的核心,是开展党建工作的一套新机制、新方法。在这一部分里,我和大家谈一谈推行党建工作绩效管理的初衷、效果、影响和下一步的工作方向。
(一)为什么要推行党建工作绩效管理。
通过这“四个载体”,潞安的党建工作已经抓得非常好了,为什么还要专门制定一套东西,对党建工作实行绩效管理。去年,也是在矿处级干部培训班上,我给大家回答过这个问题,就是推行绩效管理的四个原因:一是为了走出一条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新路子。二是为了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又好又快建设能化大集团。三是为了改变工作惯性,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打造一支超强团队。四是为了坚持以人为本,让发展成果全面惠及职工群众,促进企业和谐发展。这是从大的方面讲,从宏观上讲。从小的方面讲,从具体的原因来讲,之所以要推行党建工作绩效管理,是因为这“四个载体”,还没有解决工作中的所有问题,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比如:工作的系统性不强的问题,过程控制不到位的问题,考核评价的科学性需要提高的问题,等等。推行党建工作绩效管理,说白了,就是要针对性地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
一是要解决工作系统性的问题。这“四个载体”从整体上看,基本涵盖了集团党委要抓的主要工作,是一套相对成熟的好方法。好的载体还需要有一个好的机制来保证。这个机制,就是党建工作绩效管理。推行党建工作绩效管理,就是要把这“四大载体”有机统一起来,形成一套系统、完整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
二是要解决过程控制的问题。党建工作与行政工作、生产经营工作不一样。党建工作,主要是做人的工作,是要对人的思想、精神状态进行管理。我感到,世上的工作千难万难,但最难做的,就是人的思想工作。因为人的思想多种多样,而且千变万化。这种方法对你有用,但对他可能就不起作用;这种方法昨天有用,但今天就可能没有效果。所以,大家才共认,党建工作,特别是国企的党建工作“不好管,难控制”。我们的“四大载体”,对各项工作都提了要求,定了标准,但每一阶段的工作应该做到什么程度,规定还不是很具体;对各个党组织的工作如何监督,制度还不是很明确;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偏差如何纠正,渠道还不是很畅通。推行党建工作绩效管理,就是要把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部门、每个支部、每个党员、每个员工;把工作流程分解为“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评价→绩效提升与激励”等各个环节,实现对党建工作的全方位、多角度、全过程控制。
三是要解决评价科学性的问题。开展工作,必然就会有个工作评价的问题。通过“四大载体”,各个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抓党建工作的途径畅通了,方法找对了,但工作考核评价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比如,一个单位,主题活动开展的挺好,社区建设也不错,但企业文化工作有滑坡,这个单位的工作究竟是好还是坏?在主题活动方面,廉政工作搞得好,班子建设也不错,但员工队伍建设没有起色,主题活动搞得好还是不好?两个单位,主题活动、企业文化、一流文明矿区建设等工作都抓得差不多,但一个单位没有社区,另一个单位有社区,并且还因为社区建设扣掉了一些分,他们的工作该如何评价?这就涉及到一个评价科学性、合理性的问题。推行党建工作绩效管理,就是要对不同性质的单位进行区别,对不同性质的工作划分不同的权重,对每一项工作进行量化考核,从而对各单位、各个党组织和党员员工个人的工作作出科学的评价。
(二)给潞安党建工作带来的深刻变化。
我经常讲,党建工作绩效管理,是工作方式方法的变革。这种变革,体现在八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