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是拓展了党员管理的领域和范围。我们成立了党委领导下的社区工作委员会,不仅对在岗党员八小时之外进行管理、监督和教育,同时还对离退休党员、在社区居住的党员进行集中管理,开辟了党员管理的新途径,弥补了党员管理教育的盲区。以前,对党员8小时之外的行为,基本上没有管理;对离退休党员的管理教育,也很不到位。现在,这一块基本上理顺了,这部分党员的作用也得到了很好的发挥。一些社区,党员主动包养树木、草坪,义务在小区巡逻,带动了整个社区的风气好转。
从社区建设自身来看,工作成果也比较显著。经过十年的努力,我们形成了“4523”工作模式和“三位一体、四会联治、五级共管、八项功能”的建设模式,走出了一条具有潞安特色的企业主导型社区建设新路子。潞安社区建设模式被确定为全煤模式,在全国煤炭企业推广。潞安社区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社区服务先进单位”、“全国和谐社区先进单位”,去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社区”。在安全社区建设方面,潞安社区被评为国内首批安全社区,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全球第124个国际安全社区,率先在“实现潞安国际化、建设国际化潞安”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今年,民政部召开的全国和谐社区建设工作会议,山西17个街道社区确定为示范单位,其中我们潞安占了5家。
潞安的社区建设,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应该说,管理机制、组织架构、功能设置、权责划分、工作模式等已经基本成型,已经有了一套成熟的东西。去年,我们制定了《社区建设五年规划》,总体目标是要建成全国一流的新型示范社区。下一步,主要是抓规范,抓落实,抓持续改进。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抓生产是抓发展,抓社区也是抓发展”的理念,以对职工群众负责、对企业未来发展负责、对党负责的精神,一如既往地重视和支持社区建设,加强对社区工作的领导。要定期研究社区工作,帮助社区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要落实好“4523”工作模式,动员各级组织和广大职工群众积极参与社区共建,努力形成“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生动局面。
三、关于企业文化建设
第三个载体,是企业文化建设。
这项工作,从2002年正式推行到现在,已经有八年多的时间了。经过这八年的渗透和积淀,日积月累,水滴石穿,确实给潞安带来了一些深层次的转变。这一点,大家的体会比我深。推动企业文化深入发展,既要靠文化办、各级管理部门,靠广大职工群众的广泛参与,更要靠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在座的矿处级干部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带头执行。潞安文化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大家的参与、支持和带动。对大家付出的心血、汗水和努力,我这里给予充分肯定,向大家表示感谢。现在回过头来看,我感到,对什么是企业文化,为什么要搞企业文化,大家的认识还得提高、还要统一。
(一)什么是企业文化,为什么要搞企业文化。
关于什么是企业文化,方方面面的定义很多。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中央和上级都有很多论述。从我们潞安的推行实践来看,我感到,对什么是企业文化,为什么要搞企业文化,应该从这么几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文化是制度的补充。文化是什么?制度长期运行,形成了一种氛围,这就是文化。反过来,这种氛围和文化,又会产生新的制度。文化和制度相似,但也不一样。我经常比一例子来说明文化和制度的区别。一个木桶,用石头来填,总有空隙,把水倒进去,就能渗透到各个缝隙,填满各个角落。制度就像石头,是硬的刚性的东西;文化就像水,是一种柔性的东西,可以渗透到你看不到的方方面面,补充制度的漏洞和缺陷。时代在发展,思想在进步。过去,光有制度就能解决的问题,现在不行了。过去,工人旷工,批评批评,罚点款就改过来了。现在,对80后、90后的青年,简单的批评、罚款能起作用?必须有一些柔性的东西,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必须有一种氛围,让他从内心深处接受你的制度。这种氛围,就是一种文化。所以说,我们需要制度,更需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