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海》(第二课时)教学实录及评析(8)

2021-05-08 04:57

四、首尾呼应,感知结构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赶海的过程,题目就是《赶海》,如果就写二至四自然段,课文结构也完整啊,开头和结尾部分是不是可以去掉呢?

生:不可以,因为大海是他的故乡。

师:是的,他想借这首歌表达对故乡、对大海的——

生:喜爱。

生:这是首尾呼应的写法。

师:你是从写作手法上说的,非常好!(板书:首尾呼应)用这样的手法写有什么好处呢?

生:用歌词开头能吸引我们阅读的兴趣。

生:如果没有的话,这篇课文就没那么有趣了。

师:是啊,赶海的“趣”,再加上歌词的“情”,让《赶海》这篇课文变得更有情趣了,而且首尾呼应还能让文章结构更完整。同学们,以后我们在写作文时,也可以用一用这种方法。当然有时候还可以用一首诗开头,一首诗结尾,这样你会发现习作会更有情趣呢!

【评析:“借景抒情”与“首尾呼应”的写作手法也是这篇课文的写作特色,具有教学的价值,但并非核心教学价值。因此,教者尝试着将“问题”抛给学生,激起学生的思考,在师生对话中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这样的教学,旨在给学生提供一种阅读的视角,一种思考的方向,当然,它也对学生的习作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总之,学生思考了,思维得到发展了,教学的目标也就达到了。】

五、总结全文,学以致用

师:今天的作业就是写写自己记忆里的一件趣事,如果能用上今天所学的方法,那就更好了!

【评析:学了马上就要用,看似有点功利,但也确实要用。依葫芦画瓢也好,趁热打铁也罢,只要学生在习作中有了这样的“运用意识”,那不也是一种收获吗?】

(作者单位:江苏句容市华阳实验小学)


《赶海》(第二课时)教学实录及评析(8).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改变,从关注文体开始———以《莫高窟》教学为例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