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伟大的发明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传递文明的纸 教学目标:
1、了解纸的发明、制作过程和纸的历史发展过程,探究蔡伦成功的原因以及纸的传播对世界的影响,认识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2、通过教学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育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以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鞭策、鼓励学生,发扬古人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通过教学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育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以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鞭策、鼓励学生,发扬古人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引导法。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课前老师叫你们去调查,了解纸,我们知道了纸有很多用途,那如果没有了纸,世界会怎么样?
2、播放报纸、书本、手工制作的图片。
在生活中,纸与我们息息相关,你们看——人们每天都从报纸中了解新闻,了解世界各地的动态;我们遨游在书的海洋中,享受着阅读的乐趣;一件件精美的手工制作,传承着华夏的文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火炬造型,它的设计灵感就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人类文明随着纸的出现得以传播。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纸的世界——传递文明的纸。
二、体会纸的重要。
1、同学们,在古代,没有发明纸之前,人们把字写在哪儿呢? 2、你是怎样知道这些资料的? 3、算一算
使用这些材料来书写很不方便,据说在西汉时期,大文学家东方朔上书汉武帝,一下子就用了3000多根竹简,要两个壮士才能抬动,汉武帝花了很长的时间才读完这封信。
(1)同学们,如果一根竹简能写十个字,那么东方朔写给汉武帝的那封用
- 6 -
了3000多根竹简的信大概有多少字?如果用教科书那么大的纸来写,每页按1500字计算,大约只需要多少页?
(2)我们使用的《品德与社会》书共有138000字,如果用竹简书写,大约需要多少根?
4、现在你能理解“学富五车”、“读书破万卷”成语的意思吗? 5、小结。
同学们,正是由于这样的材料笨重、昂贵、难书写、难保存,因此没有被人们广泛应用,我们的祖先努力寻找更理想的书写材料。最后,东汉的蔡伦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制造了既廉价又便于书写的蔡侯纸。
三、实践操作,了解纸的产生。
1、请同学们翻开书12页,简单说说蔡伦造纸的过程。 2、小结。
不学习前人经验,就会走许多弯路;不留心观察,就无法产生灵感;不反复实践,就难以找到最好的方法;不敢创新,就无法取得突破;不便于推广,就不可能被更多的人接受。蔡伦正是做到了这些,才成功地发明了造纸术。
四、观察体验,明晰纸的传播
1、课件出示:我国造纸术对外传播的过程。
描述:纸的发明,使文字的使用变得简便易行了,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魏晋南北朝(公元3一6世纪),造纸术获得了进一步发展,且开始向国外传播。我国造纸术最先传到朝鲜和越南。大约在隋朝末年(公元610年),由朝鲜传到日本。天宝十年(公元751年),唐朝的一些造纸工匠把造纸术带到了阿拉伯。十二世纪中叶,阿拉伯人又把造纸术传入了欧洲。在我们用纸传递了1000多年的文明后,欧洲的第一张纸才问世。
2、课件出示:我国造纸术传到世界各地的时间图。了解了这些,你想说什么?
3、课件出示:蔡伦的相关资料。 五、实践体察,探索纸的发展。
六、总结:同学们正因为有了纸,我们才能够在课堂上捧着精美的课本学习文化知识;正因为有了纸,优秀的文学作品、先进的文化才能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正因为有了纸,人们的生活、工作才会如此方便。纸为传递世界的文明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我们为我们中国的四大发明感到骄傲!就让我们不断创新,不断改良造纸术,让纸继续传承文化、传播文明!
- 7 -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文明之母——印刷术 教学目标:
1、知道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伟大发明,理解印刷术对世界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2、了解印刷术的演变及其发明的过程,并通过动手实践,体验活字印刷术中蕴含着的聪明智慧,体现活字印刷术的巨大贡献。
教学重点:
了解印刷术的演变及其发明的过程 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实践,体验活字印刷术中蕴含聪明智慧。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讲解法、导入法。 教学过程:
一、2008奥运开幕式的字模表演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课题。 1、同学们,还记得8月8日晚北京奥运开幕式的字模表演吗?它展现了古老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术的神奇魅力。壮观的演出景象倾倒了“鸟巢”内的中外观众,世界也为之惊叹。请你们再次欣赏片段。
2、观看了如此壮观的活字印刷表演,能谈谈你的感想吗?
3、中国用特色的方式向世界介绍了中国的“灿烂文明”,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文明之母”——印刷术。(出示课题)
二、与历史对话
1、在我们回到历史画卷之前,我们已经收集了一些资料,制作好了调查表,现在先请一个调查员为我们汇报一下回去历史做些什么?
2、和孩子们一起分享他们所调查的小资料。 三、揭开雕版之迷
1、谁能根据“雕版印刷”这个名称,猜一猜什么叫雕版印刷术呢? 2、书本又是如何介绍的呢?阅读和欣赏书本第14页的课文和插图。 3、播放视频《雕版印刷的过程》 4、小组交流:雕版印刷的程序。 5、它与手抄笔录相比有什么不一样?
6、出示:宋太祖时,由官方主持刻印《大藏经》,耗时十二年,雕版十三万块,印完后堆积如山的雕版派不上场。另外,一个工人当时一天只能刻四五
- 8 -
十字,一本六万字的书就需要三四年才能刻完。
7、从以上这段话,你知道了雕版印刷有哪些缺陷吗? 四、体验活动——印刷技术革命 体验一 1、同学们请你们小组用萝卜按照顺序刻出“一二三四”,并拓印在白纸上,一定要注意刻出来的字应该是反的。
2、师巡视指导。
3、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体验二
4、刚才我们每个小组刻出了“一二三四”,现在我想请每个小组在萝卜上刻出:“四三二一”,并拓印在白纸上,看哪组最快。
5、师巡视并指导。
6、将学生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7、看到自己的作品,比较一下,谈谈你们有什么体会呢? 五、探究技术改革——活字印刷
1、所以随着文化的发展,改革雕版印刷就成为历史的必然。 2、阅读书本15页。思考:与雕版印刷相比, 3、观看视频《活字印刷的过程》 4、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活字印刷术。 5、小品《我是小小印刷员》
从雕版印刷术到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尤其是活字印刷术的传播,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它大大加快了人类进步的脚步,所以被称为“文明之母“。这样一项伟大的发明来自于我们中国,你做为一名炎黄子孙,你此时有怎样的感想呢?
小结: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感到无比自豪,毕昇的发明会永载史册,但是许多对于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发明创造都是由普通的劳动者贡献的,尽管他们很少甚至没有在历史上留下记录,同样值得我们后人尊敬和感激。
五、回到现代——感受先进技术
1、印刷术发展到现在已经很先进了,请观看录像《现代印刷术》 2、谁能谈谈你在学习,生活中知道的印刷? 3、20世纪中国伟大的发明有哪些呢?
总结: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伟大发明,它大大加速了人类前进的脚步,所以被称为“文明之母”希望我国未来的印刷业会在你们手中发扬光大。
- 9 -
4、对于这堂课,你学会了什么呢?
5、好书推荐《历史上100个最伟大的发明》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