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東方人文學誌第9卷第3期
八、結 論
中國的天人思想源遠流長,在先秦時期已然成熟,孔、孟、老、莊等諸子都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人對天的和諧與認同。牟宗三先生說:「中國哲學是以生命為中心」的「生命的學問」庪,中國倫理思想是中國哲學的一個重要內容,對中國文化的形成和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天人合德思想本發源於傳統文化,以天人合德為內涵的天人合一思想,實為中國倫理學的主要特色。有關儒家倫理學之書,或以德目學方式為之,將各種德目,如仁、愛、忠、孝等分別論述;或以思想史方式為之,論述孔、孟、荀及其後諸儒之倫理學說。本文對中國倫理思想作歷史的考察,從史前巫教文化,經殷周時期的天命神學,到春秋時期人文主義思想文化的演變過程,追溯它所繼承的歷史文化傳統,希望藉由探究中華民族倫理的源流,來呈現以生命問題為中心,揭示有限的生命而有無限可能的探問,在今日的時代中,重新找回倫理與道德之生機。
庪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第一講,台北:臺灣學生,1982,頁6。
牟宗三:《生命的學問》,台北:三民,1978,頁35。
34 - -
中國倫理思想起源之研究 (3)
推薦意見
張情思君近撰就〈中國倫理思想起源之研究〉一文,就「中國天人思想的特性」、「史前民神雜糅的巫教文化」、「夏代的天神觀念」、「殷代以祖配上帝的宗教文化」、「周代之天人思想」、「春秋戰國時期天命神學的開展與轉化」各點以作系統性之探討。全篇原本窮末,確具條理;加之論說詳明,文辭順適,故本文自有可取之處。
新亞研究所教授 何廣棪
收稿日期:2010/5/1
35 - -
(2) 東方人文學誌第9卷第3期
A Study on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Ethics Chang, Chung-Szu Abstract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Chinese ethics, from the ancient China shamanism, through the heavenly order theology in Yin-Chou Dynasty to the humanism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retraces what is the inheritan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his research is, through investigating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ethics, presenting the life theme as center, announcing to the public what the limited life can find out infinite possibility, and retrieving the vitality of ethics and moral in today's time.
Keywords: Ethics, Heaven and Man, Heavenly order, Emperor
36 - -
東方人文學誌第9卷第3期 2010年9月(台北)pp.21~38
以道德修養導引「感官欲望」在實踐上的
倫理思考:以《論語》為依據
李 明 書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生)
*
摘 要
本文的文獻依據儒家經典中的《論語》一書,進行對於感官欲望的探討,焦點主要放在感官欲望。所在的脈絡,拉出儒家在道德修養一貫的進行之道。論述的方法,著重在鋪陳倫理思考的脈絡。由如下五節串連而成:第一節,緒論,帶出研究主題,並逐一交代論文的構想、輪廓、方法、目標。第二節,釐清研究主題,先界說、釐清本文探討的關鍵概念──「感官欲望」、「道德修養」,接著指出兩者之間的關聯,並且呈現本文的焦點與脈絡。第三節,提出《論語》對於感
* 本文初稿,在2009年11月27日,以〈以道德修養引導「感官欲望」在實踐上的倫理
思考:以《論語》為依據〉,發表於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舉辦的「第五屆中央大學研究所校際研究生論文發表會」,幾經參考會中討論的意見後,修正為現稿。筆者感謝會中熱烈的提問與建議,對於本文的修改助益頗多。
21 - -
(2) 東方人文學誌第9卷第3期
官欲望提出考察的著眼點,解讀《論語》中浮現的世間生活情態的課題,做為支撐此一課題背後的理由、依據。第四節,承接《論語》中浮現的世間生活情態的課題,針對當中的感官欲望,從文本提出的倫理原則入手,進一步帶出切要的倫理措施,尤其將重心擺放在儒家在道德修養上持續一貫的進展。第五節,結論與展望,扼要歸納本文的論點,呈現論文的成果,並思考未來得以持續發展的方向。
關鍵詞:感官欲望、道德修養、倫理學、《論語》
一、緒 論
為了清楚且快速呈現本文的架構、章節與輪廓,緒論的部分,以條列的方式,依序交代「研究主題」、「研究背景」、「學界研究概況」、「研究進路與方法」、「論述架構」、「研究目標」。
(一)研究主題
本文的文獻主要依據儒家經典中的《論語》一書,進行對於感官欲望的探討。本文的焦點,主要放在感官欲望。所在的脈絡,拉出儒家在道德修養一貫的進行之道。論述的方法,著重在鋪陳倫理思考的脈絡。也就是以儒家的道德修養
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