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研究探讨(4)

2010-06-18 08:06

  (5)我国具有生产要素低成本优势维持和制造业优势上升并存的竞争优势。中国经济正在进入以较高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的加工组装制造业为重点的发展阶段,正在逐步形成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的制造业优势。同时,地域广大,地价难以过快攀升;廉价劳动力源源不断,近于“无限供给”状态;大批具有较高素质而与国际水平相比较收入相当低的熟练工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没有形成一些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劳动力、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价格显著上升的局面,这有利于吸引越来越多的国际制造业生产能力转移到中国。 

  (6)发达国家在市场经济成熟及现代化、工业化之后才发展知识经济,但在中国,现代化、工业化、市场化、全球化及信息化等同时进行,形成了多元转变的统一体,有望缩短追赶先进技术的时间。 

  2.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制约因素 

  (1)知识经济带来的挑战和冲击。知识经济国际化的特点,将对我们的国家管理体系、政策和传统经济产生冲击,导致就业机会减少、国民收入分配差异扩大等的负面因素,这些都远远超过知识经济对发达国家的影响。那些缺乏竞争力的企业产品将出现严重的过剩,部分产业失去了生存空间。我们的社会组织方式还不适应新经济时代出现的企业组织“扁平化”、整个社会网络化的需要。在知识经济的关键技术和基础设施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知识有收益递增效应,知识越多发展才越快,这样后发优势就难以取得,给我国赶超发达国家增加了难度。 

  (2)人口与就业的压力巨大。人口与就业压力巨大就是我们选择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突出难题。缓解这一压力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任务,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3)资源利用粗放,生态环境恶化。我国资源相对短缺、同时利用粗放、工业化耗水严重、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不到20%、总回收率为30%,分别比国外先进水平低30个百分点和20个百分点,资源消耗速度是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2倍多,单位产值能耗量是国外先进水平的2~4倍。生态恶化现象严重,生态改善的任务艰巨。 

  (4)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突出。工业化的过程,就是降低农业劳动力的比重、提高城市化水平的过程。但由于受到我国比较突出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制约,一方面,我国“三农”问题突出,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巨大,向非农产业转移困难,农村发展严重滞后于城市,基础设施、文化教育、医疗保健等都十分落后;另一方面,我国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同时城乡关系不协调,因此,城乡分割的体制还有待进一步改革。 

  (5)工业制造业的素质不高。突出表现是:劳动生产率低,生产经营规模小;制造业内部产业结构不合理,配套能力差,对国外技术装备依赖性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不高,对传统产业的改造程度也不够。 

  (6)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总体较低。目前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较低。根据一项研究,从收入、技术、产品、人才、体制几方面看,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这些问题综合体现为国际竞争力弱。 

  (7)新型工业化过程中资本等要素的短缺问题。农业产业化、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和知识经济的实现,对资本这一生产要素的需求远远超过传统的工业化。 

  二、新型工业化的战略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新型工业化的战略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紧紧抓住知识经济兴起和经济全球化的机遇,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依托、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目标,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信息化、城市化、国际化、农业产业化,与工业化实现互动;努力建设国际制造业基地,提升中国制造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逐步建立以知识为基础的新型经济框架体系,实现传统经济与知识经济有机融合;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与国际发展,为工业化的推进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奠定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坚实基础。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研究探讨(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对我市经济发展几点思考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