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研究探讨(5)

2010-06-18 08:06

  (二)战略目标 

  按照“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的要求,新型工业化的主要战略目标如下。 

  (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 000美元。 

  (2)制造业增加值占总商品生产增值额的比重提高到64%左右。达到工业化国家该项指标60%以上的要求。 

  (3)国民经济信息化水平提高到50%以上。 

  (4)城镇化水平达到55%左右。 

  (5)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在全社会劳动力中的比重降到35%以下。 

  (6)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0%以上,研发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以上。 

  (7)经济效益不断提高,资源占用与消耗下降,广泛推行清洁生产、文明生产方式,发展绿色产业、环保产业,加强环境和生态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8)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 

  (9)知识经济的框架体系初步建立。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推进新型工业化需要坚持的基本原则 

  1.与现代化的总体战略相适应原则 

  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要充分借鉴工业化国家发展知识经济的成功经验和教训,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必将到来的大趋势,用能够引领、促进工业化的知识经济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新体制来锻造新型工业化体系,由新型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奠定知识经济社会到来的坚实基础,走出一条由工业经济社会向知识经济社会的跨越之路。 

  2.发挥比较优势原则 

  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和其他方面的优势,处理好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现实的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把技术进步、提高效率同实现充分就业协调统一起来。 

  3.技术进步推动原则 

  就是将新的科技革命成果充分应用于工业化进程,核心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注重使企业真正成为科技进步的主体,妥善处理好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性的关系。创新是技术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础和源泉,要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聪明才智,形成创新的氛围和环境,在技术、产业、制度、文化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创新。 

  4.可持续发展原则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在完成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使当前发展和未来可持续发展衔接和统一起来,走文明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根本要求,也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 

  5.以人为本原则 

  把工业化的推进与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重视提高人口素质,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使更多的人能够分享工业化的成果和利益。 

  6.统筹协调原则 

  把工业发展和农业、服务业的发展协调统一起来,使工业化同时成为农业现代化和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努力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施西部开发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确保人民群众共享经济成果。 

  三、新型工业化的战略重点 

  (一)走以知识为基础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1.充分认识发展知识经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知识经济具有全球经济一体化特点,任何国家都有可能率先有所作为,这是我们必须抓住的机遇。同时,知识经济是一种向下兼容的经济,它能够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经济的资源基础,知识对资源的替代作用将使传统经济的运行效率得到迅速提高。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研究探讨(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对我市经济发展几点思考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