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资料
在一般情况下,为了考虑在实际生产运行中某些不可预见因家带来的问题,在设计无功功率事故紧急补偿能力时,应有较大的裕度,一般取允许压降不超过5%,在生产运行中则取10%。
4.第4.4条。为了保证重要负荷的安全供电,对大城市的供电系统的要求之一是当负荷中心的任一变电所全停时,不致引起地区受电负荷全停电。为了满足这个基本要求,如果没有地区电源或较低电压的引入线路可以作为重要负荷的可靠备用电源,则从安全供电着眼,应该要求有两个或更多的变电所向大负荷中心同时供电,并且互为紧急备用。
此外,对枢纽变电所的巨型变压器的备用,应有事先的妥善安排。因为变压器容量大,故障概率较高,修复时间一般在数月以上。
第五章 “电源的接入”的说明
1.第5.1条。发电厂的出线问题是电力系统合理分层的一个最主要的问题。本条文指明了考虑这个问题所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是在总结了我国电厂和电网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制订的。因为在实际上,一些电力系统都存在过这样或那样的一些问题。
我国有的百万千瓦以上的大型骨干电厂的出线电压过低。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对电厂的最终容量缺乏确切的规划,而事后一扩再扩;二是高压500kV电压的电网规划和实际出现得过晚。
我国有的在负荷中心附近建设的中型主力电厂的出线电压过低,以致最终被迫升压改造,其中主要原因是过多地考虑了直接供应地区负荷。而未顾及低压接入后对系统安全稳定的影响。出线电压过低,还产生了地区电压电网断路器遮断容量不足的问题,结果迫使一个设计完整的电厂在同;供电电压网络中分厂运行。新建电厂过分强调直接就地供应负荷还可能带来缺少应变能力的问题。如果预测不准确,负荷的增涨小于或者迟于预计,与同期建设的电厂将在一定时间内失去协调。但因电厂出线接在地区低压电网上,缺乏足够的向系统输电的能力,就会出现在缺电情况下,有电又送不出情况。反之,当需要由系统向地区大量供应负荷时,又可能出现有电送不进的情况。
如前所述,在受端系统建设主力电厂,不单纯着眼于就地供应负荷,还有一个作用是实现对受端系统的电压支持。建设电厂就地供应负荷是在电力系统形成以前的一个习惯概念,随着电厂容量的增大,高压电网的建设,大电力系统的建成,无论从提高供电灵活性、简化电厂结线、充分发挥高压电网的作用或合理选择配置开关设备等方面考虑,将大容量电厂直接接入相适应的高压输电网络向系统送电,而由系统中相应的高压供电网向地区负荷供电,都已是世界电力系统发展的共同趋势。在一些发达的工业国家中,接入最高一级电压网的电厂容量占全网电厂总容量的比重已达40%以上。
本条文还对以单机容量为100MW及以上机组构成的电厂提出了应该接到哪一级电压网的原则要求,以使它和输电网络的传输能力相适应。
结合我国的制造条件,在今后我国电力系统发展的一定时期内,除了开始装设单机容量为500MW及以上的机组外,主要将装设大量的200—300MW机组。对于规划容量为1200MW以上的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