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技术导则(试行)SD132-84编制说明(5)

2020-12-24 22:24

电力资料

(2)分层分区。电力系统的分层分区是电力系统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并且也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而发展。

所谓分层,是指按网络电压等级,即网络的传输能力大小,将电力系统划分为由上至下的若干结构层次。为了充分合理地发挥各级电压网络的传输效益,一般说来,不同容量的电厂和负荷,应当分别接到相适应的电压网络上。总结我国情况看来,在受端系统中,主力电厂的出线电压选择过低的事例不少见。其中的一种情况是电厂容量的最终规模多变,加以500kV电压网络出现过迟;另一种情况是不适当地强调向地区负荷供电而接入较低的地区供电电压(中型电厂接人110kV或66kV;大型电厂接入220kV)网络。受端主力电厂出线电压过低,不但电厂出线回路数过多,还往往使供电电压系统的遮断容量不足,电厂被迫分母线运行,同时也不利于加强对受端系统的电压支持。总之,无论从系统全局或对地区系统本身,在经济上安全上都不利。

一个大区电力网络的较为合理的运行结构一般应该只在最高一级电压(500kV)网络实行互联(除了并行着有可比拟的传输能力较低的,例如220kV多回线路的极少数例外,它可能出现在最高一级电压网络建设初期)。多年的运行经验说明,输电能力相差很大的高低两级电压线路的并联运行,即所谓电磁环网,由于在断开高压线路后,低压线路不可能承受前者留给它的传输电力,因而在安全上,不能带来效益,同时也迫使低压线路的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过于复杂。在个别情况下,如果电磁环网运行确实可以带来降低网损或提高电压水平的效益,则必须注意解决高压线路跳闸后带来的问题。

电力系统的分区是一个电的概念,是对电力系统组成部分的一种认识,它不应该和地理的行政的分区概念相混淆。建立电力系统分区的概念,是为了能更好地指导电力网络的规划、建设和运行。按照分区的概念,一个大的电力系统是以受端系统为核心,包括远方电源在内的一个供需平衡或基本平衡(当与外系统相联络时)的区域。在每一个受端系统的内部,实际上是以最高级电压线路为骨干网络组成的区域系统,并以其枢纽变电所为中心,用次一级电压线路将附近的负荷和地区电源联结在一起,成为一个独立的供电子系统。如此等而下之,形成了由上而下的辐射状的分区结构。电力系统的合理分区,有助于安全而经济地实现有功电力和无功电力的调整和平衡,也有助于实现科学的调度管理。

(3)目标受电系统。按电力和电量平衡的观点,凡主要接受远方大容量电厂电力和电能供应的受端系统,作为这个远方大容量电厂的目标受电系统。为了避免迂回送电、简化电网结构、充分发挥输电线路的能力、在安全上较易处理突然断开输电线路所带来的问题、充分发挥相邻系统间联络线的支援效能等,要求远方大容量电厂能经输电线路直接接人目标受电系统。如果过多地考虑地理与行政关系,把远方大容量电厂经附近地区系统转送,将使相邻系统间的联络线对一例系统形成了主要的供电线,而对另一例系统形成了主要的电源线。当联络线因故障突然断开之时,对受电侧系统,既失远方电源又失相邻系统的支援,以致严重地扩大事故;对送电侧系统,又可能因电源突然过多而产生意料之外的问题(这种事故在国外并不罕见),也危及它的安全。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在长距离重负荷输电线路的中途,如果能经联络变压器接入地区系统,以取得电压支持,不但有利于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在经济上也可能是可行的,显然这是完全不同于转送电力的情况。

远方大容量电源直接接入目标受电系统是电网合理分区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与加强受端系统的做法在建设安全稳定电网的总目标上相辅相成。


电力系统技术导则(试行)SD132-84编制说明(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2015-2020年中国风能风电市场深度调查与投资潜力分析报告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