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资料
在第2.3条中,还特别提出了在同一路径建设电压等级相近的线路的问题。
在同一路径上建设相近电压等级的线路,例如500kV与220kV,220kV与110kV等,是在电力系统发展过程中常常发生的问题,其结果是否合理,关键在于在规划设计阶段有无有预见性的统筹安排。可能性有三种:一是先建较低电压线路,待高压线路上来后,解列为地区的供电线路;二是高压建设,低压运行;三是在系统安全运行条件有可能时,不建较低电压等级线路。这一切都需要根据具体条件进行经济分析后选择。
7.第2.4条。本条文原则上规定了对电网结构中的不同组成部分提出不同的安全标准的要求,它是以第2.3条为基础建设电网的合理结果。这些不同的安全标准强调了对加强受端系统的要求;对于接入电源的输电回路,在能够取得实际较大经济效益、节约投资的前提下,主要对于高电压长距离重负荷输电线路,可以适当放宽对它的安全要求。这在加强了受端系统的前提下,如前所述,从电力系统的整体安全着眼,是可行的;对于系统间的联络线,显然应该根据对它提出的任务,考虑到失去它之后给两侧系统带来的影响,提出对它的安全要求。
8.第2.5条。本条文规定了系统的无功功率应当基本实现分层控制与分区就地平衡的原则,其中心目的是为了避免长距离传送无功功率。长距离传送无功功率极不经济,在传送途中会有很大损耗,还因传送的电流量绝对值增大而增大了有功损耗,其结果还将使沿途电压降过大,送受端电压差过大。在满负荷情况下,使受端电压过低,而在轻负荷时,又可能使受端电压过高,严重影响供电质量,并带来一些相应的问题,如有功损耗增大。只有实现无功功率的分区平衡,并在各区合理配置无功备用容量和相适应的调节手段的情况下,才能避免长距离传送无功功率。在分区平衡的前提下,宜于实现分层控制,以减少各电压层间的无功功率流动,这就可以减轻对系统变压器抽头调节的要求,从而降低一些巨型变压器的造价和提高运行可靠性。这样就可以在综合经济的基础上,实现无功功率的经济分配,并保持系统中各枢纽点电压经常处于合格范围。
在受端系统中,除了正常的电压调节外,还必须考虑事故时可能的突然电压波动。有两种可能出现的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当地区主力电厂中突然失去最大容量的一台机时,除了损失了有功功率出力外,还将引起受端系统的大量无功功率缺额。当最大容量的一台发电机失去励磁时,造成的无功功率缺额会更大。第二种情况是当接入受端系统的双回长距离重负荷线路之一因故跳闸时,由于输送的有功功率全部转入另一回线(如果转入低压网络,情况将更为严重)因而产生了大量突增的线路无功损耗。以上两种情况都会引起受端系统母线的电压突然下降。为了防止引起受端系统的电压崩溃或引起系统失去稳定以及在这一非正常运行方式存在的过渡时期中,仍然保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在受端系统中,应当备有可以立即启用,在时间上满足要求的无功功率紧急补偿能力,并在事故后及时投入系统。在必要时切去失磁机组也是这方面的紧急措施之一。具体要求是保证事故后枢纽点电压能保持在某一最低限额之上。
9.第2.6条。本条文原则上规定了较低电压等级网络(例如城市供电网络)的建设方针。这是执行电力系统分区原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提高城网供电的可靠性,又有助于简化运行,简化继电保护,随着高一级电压送电网的出现和发展,应该有计划逐步简化和改造较低电压等级的网络。实践说明,采用环网布置,开环运行,互为自动备用;或双回或多回路布置,受瑞变压器分列运行,互为自动备用都是地区供电的较好的运行结线方式。